第十二章 托卖(1/1)

十文钱,这也不低了,蒸饼也才二文钱一个,稻米七文左右一斗,仅是这一个火镰就要十文,难怪白土村中无人用。

火镰中唯一值价钱的就是钢片,但此时铁的运用也已是相当普遍,使用白口铁的犁,强度和韧性都有优势的韧性铸铁打成的锄头,这些都是生铁,勉强可以用来做火镰的钢片。

如若再讲究些,将块铁捶打一翻,形成高碳钢再用作火镰钢片也是可以的。

到底,也就是些生产农具落下的零碎铁片,一两文钱的事,将人工费用算进去也就三四文而已。

这个时代,人工是不值钱的。

至于艾绒和火石,艾草地头就有,揉捏晒干就成。火石涂水河滩处多的是,陈平每天晨跑都会去捡些火石,到现在家中已是堆放了不少。

陈元良见陈平在这沉吟,想着先前在县市时陈平四处观看店肆的情景,立刻明白了陈平的心思:“你是想要拿这个售卖?”

“没错,这东西看似简单,然而人人家中都需要,掌握技巧,比那钻木取火要省时省事。”根据隋书地理的记载,江都郡,也就是大业三年之前的扬州,统辖十六个县,共有十一万五千余户,平均下来一县得有七千余户,这其中虽有那些不愿多花钱的中下户,但现在看**县的情景,富户显然也是不少的,况且,陈平还有其他手段来让富户自愿将钱送进自己的腰包。

吃大户,这才是陈平的根本方向和目的。

“可这火镰在县中并非稀罕之物,县中百来店肆,并不缺这火镰。”陈元良道,“就如同我家,一月卖出不足五把,这又如何赚钱?”

一月五把,刨去成本,那也有三四十文钱的进账,这些钱对现在的陈平来,那也是大钱了。

“元良哥你可听过王恺、石崇之事?”陈平问道。

王恺、石崇乃是西晋人,门阀豪族之下,家境富裕,奢侈成风,两人相互攀比,石崇是厕备粉香,王恺则是拿饴糖、干饭洗锅,石崇以蜡烛作柴禾,石崇则用香料花椒做泥。

陈元良摇摇头,并未听。这也难怪,这是晋书里的事,而晋书的编纂得到唐代,陈元良对这典故并不知晓。

陈元良读的也是诗书之类的典籍,对史并未涉及。

陈平将两人的故事简单同陈元良一,而后不理会陈元良那种你怎么知晓的眼神,道:“我的火镰,正是要卖给这样的人。”

“国风尚俭,断不会有人如此做法。”陈元良道。

“那可不一定,再则,这火镰终究是不能同那蜡烛香料作比,要不了几文钱。”陈平笑道。

“你打算售价几何?”

“不多,百文而已。”陈平淡淡的道。

“这还不多,你这已是十倍价了。”陈元良觉得这个堂弟还是有些盲目,摸出半两岁银,“如果家中真缺钱,我这还有些,给你拿去花就成。”

这是陈平第一次见到银子,半两看似少,如若换算成五铢,那也有五六百文了。

这个堂哥还真是大方,不仅大方,还是那种有钱的主。

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,这钱元良哥你还是自己留着吧。”陈平摇摇头,没有接受,“你这有纸笔吗?”

“有,再怎么我也是个读书人,怎么能没有纸笔。”陈元良收回了银子,这半两银子的给出对他来也是有些肉痛的,“跟我来。”

书房在西间,相比陈平兄弟俩的西间,陈元良的房间更显得宽敞明亮,头的横梁也是用的榆木,木质坚实,且能讨个“余粮”的好兆头。

书架上摆了些书卷,陈平扫了眼,多是诗、礼、孝经之类的,不多,十卷不到,有层浅浅的灰。

桌上放着笔架和砚台。

“咳咳,这个平时公务太忙,没闲暇看书。”陈元良取了一张黄麻纸,往砚台中加了些水,正要研墨,被陈平制止住。

陈元良顿了顿,恍然道:“也对,你还未上乡学,怎么会写字。咦……那你要我准备笔墨是有何用?”

普通的黄麻纸,但即便是这样的黄麻纸,陈平自家也用不起,这要是用来做厕纸,应该会比那木筹强。

从沉吟中回过身,陈平将黄麻纸揉捏,褶皱密布,而后再卷起来,成一尺来长,手指粗细的纸棍。

“还请元良哥引火。”

火镰就在手中,陈元良擦了数下引燃了艾绒,看陈平到底要做何事。

陈平却是直接引了卷曲的黄麻纸,待其一头着火后又立刻吹灭,留下暗红的阴火,待了片刻,见阴火烧得并不快,满意的了头。

而后,陈平对着黄麻纸上的火星吹气,一连数下,好在陈平这些天的晨跑没白费,肺活量大了些,火星终于是冒出了火焰。

“有意思。”陈元良道,“不过你这样做有什么用?”

“引火。”

“太奢侈。”陈元良这书房也只是摆设而已,县中的朋友偶尔到家中来,也能跟着附庸风雅一番,可就这摆设也花去十多两银子。

拿纸做引火用具,这,还真是闻所未闻。

“所以才会定价百文。”陈平道,“你不觉得这样引火更为方便吗?”

陈平这话的确是不假,刚刚那番演示陈元良看在眼中,也多少明白了陈平的意图。特别是对那些出门在外的人,手中多了一件黄麻纸卷曲的引火材料,生火时只需轻轻一吹,简便。

“恩,你打算如何售卖?”陈元良问道,“还有,这物件可有法?”

“我管它叫火折子。”陈平面色不改的道,“元良哥,这还需你帮忙。”

陈平原本的想法是将火镰放在大伯家的杂货铺托卖,不过现在知道堂哥在县衙办公,虽只是一个无实际编制临时工,可他那外公好歹也是县府中一户曹曹佐,且这时的临时工贴近民,权力同样是不。

如此好的资源不利用真是太浪费了,是故陈平这才临时将火镰的配套用具火折子的雏形做了出来,而售价更是提高到百文。

只有这样,拿到县衙中去才不会觉得俗。当然,还得在目前的基础上稍作加工包装一番才行。卖的就是新颖,卖的就是包装。

“你这是……行,我就帮你这个忙。不过如果卖不出去你可别怨我。”听陈平一番辞,陈元良还是不抱太大希望,但也不忍落了堂弟的积极性。

“如果卖不出去,下次我绝不麻烦元良哥你。”陈平保证道,片刻后,稍显尴尬的道,“能不能再顺带着麻烦一下元良哥?”

“是不是装饰加工的文钱?这是事,要不了多少,我替你出了。”陈元良立刻就猜到。

“恩,卖出所得,扣除一应加工装饰费用后,五五分。”陈平现在手中也就十文钱,这还是大伯给的,用来加工装饰肯定不够。

十文钱中有五文的归属权还在陈安那,不过,这直接是被陈平忽略掉。

“不用,些许钱。”陈元良摆摆手。

陈平不肯,执意道:“六四开,我六你四。堂哥你再推迟我就去找他人了。”

“行,就依你。”陈元良无奈,反正也只是做着玩玩,一切就按照这堂弟的来吧,也不争了。

两人定下了“合作”意向,接下来就按照陈平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饰,材料在杂货铺里多能找到,实在没有的,陈元良吩咐家中老仆外间去买,倒也能找全。

等到晚饭时,已是做好了三套。

火石、艾绒、钢片、火折子,火石与艾绒用巧的绸囊装着,钢片以角穿孔,系着一条麻绳,可以挂在腰带上。火折有六根,放在一个木盒中,上三下三,底下垫着绢布。

“这一套就麻烦元良哥你送给县衙中主管缉捕的县尉。”县尉这个人选也是经过考虑的,出门在外,火折子正好用的着,陈平道,“剩下的两套就放在大伯的杂货铺中。”

陈元良头应允,这不是麻烦事,下次再与县尉喝酒时捎带着送出去就成。

这三套火镰统计也就花了百文不到,真要售卖不出去就自己用。还真别所,经过这么一装饰加工,普通的火镰看着也有了那么些文雅之气。

“这么一装饰果真是顺眼多了。”陈元良默道。

火镰准备完全,陈平将手中的牙刷递给陈元良。

陈元良摩挲良久,物件长一尺,一头更是布着长毛,陈元良并未见过如此的物件,实不知这东西有何用,抬头看向陈平,等待解释。

“这个是牙刷。”牙刷在此时还未出现,这一陈平是知道的,“用这个来清洁牙齿,比手指绢布要方便得多。这个也要拖元良哥照应一二,就放在这杂货铺中售卖。”

着,陈平就取了一把牙刷,当着陈元良的面演示了一番。

“这牙刷县城并没有,有此牙刷,当真是方便清爽之极。”陈元良道。

“八二分。”陈平道,牙刷是现成的,并不需再有过多的改动,“我八你二。”

牙刷并不需要再做多大改动,陈元良做的也是类似经销的活,拿二层已是相当的高了。

陈元良头,现在即便是那火镰卖不出去,这牙刷也能有些赚头。

这堂弟真是一工匠好手,可是自家祖上似乎也没有匠人,这手艺到底是从哪里学来的?

这谜还真是不好猜。

陈孝义与陈平大伯晚间回来,看神情,两人在胡医师那还算愉快。陈平父子三人在大伯家歇了一晚,第二天卯中就起了床,吃了陈妈做的早饭,挑上给家里带的东西,就出了县城,踏上回白土村的路。

喧嚣热闹留在身后,富贵盛名记在心中。

“吃了没?”似是早知道陈父几人此时回来办,刚到院口,刘氏抱着陈贞就迎了出来。

“吃了,我吃的蒸饼,大伯家还有糕,好吃。”陈安兴奋的道,“带回来了些,给娘吃。”

一家人进了门,陈父放下竹篮,解开一个包裹,里面不仅是有大伯给的糕,还有几件旧衣裳。

“这是你的,看看,能穿得吗?不行就改了。”陈父扯出一件罗裙,递给刘氏,“这还有一件绸布衫,你改了给娘做一件夹袄。”

这几件虽是旧衣裳,可料子却是好的,也未见破损,比麻布穿起来也舒服上许多。如若花钱去买,也得要七八百文钱,真是省了一笔开支。

“恩。”刘氏接过衣裳,心下想着这下孩子过冬的衣裳终于是有了着落,很是高兴。

“娘,我拿两个酥糕给二牛送去。”陈平心的取了两块酥糕,出了门。

先是去陈二牛家,给了其一块酥糕,让再多备些碎铁料,而后陈平沿着涂水西走,到了老柳树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