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平衡(1/1)

“你与云悦想的一样,她看到这两个字的时候,也想起这句话。”胤禛的话令凌若睁开眼来,切声道:“谨嫔姐姐还好吗?”

胤禛笑一笑道:“她很好,不过你以后都不该叫她谨嫔了,因为朕已经晋她为妃,该改口叫谨妃才是。”

“多谢皇上。”虽然胤禛什么都没说,但凌若明白,以瓜尔佳氏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再得到晋封,唯一的理由就是胤禛念在她是自己最要好的姐妹,所以晋其为妃,让她可以在后宫中过得更好一些。

在后宫,位份或许不是一切,但绝对是必不可少的,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如花美貌的女子,拼了命地往上爬。

胤禛知道凌若为什么谢自己,却没有在这件事上多说下去,而是道:“若儿,你当真不想为后,成为朕的妻子吗?”

凌若柔柔一笑道:“妾身自是想,但妾身不想看到皇上为了妾身与满朝文武为敌,不想看到皇上为了妾身在史书上留下难以抹去的污点,妾身心中的四爷,应该是英明神武的一代明君,不可以有任何污点。”

“朕不在乎!”胤禛话音刚落,凌若便欠身道:“但是妾身在乎,所以,还望皇上成全。”

虽然凌若乐得看到那拉氏被废,但她不能不为胤禛考虑思量,这样做,后果实在太过严重,甚至有可能影响大清根基,她不可以让胤禛去冒这个险。

至于那拉氏……她会寻机会将她的假面具撕下来,让世人看到那张面具后面,虚伪丑陋的模样。

见凌若如此坚持,胤禛无奈,“可是如此,朕总觉得亏欠了你。”

凌若露出温柔的笑意,“只要皇上心中视妾身为妻,那么便没有任何亏欠。”

她的笑容令胤禛看得有些痴怔,那么多年来,他已经看惯了凌若的笑容,并将之视为理所当然,唯有当失去后,才会明白,这些笑容是何其的珍贵,差一点,差一点他就永远失去了。幸好,上天肯再给他一次机会,让他有机会去守护这个笑容。

想到这里,他忍不住感慨道:“希望直到朕死的时候,你都能一直在朕身边。”

在话音落下后,胤禛忍不住咳嗽了起来,凌若连忙抚着他的背,道:“会,妾身会一直陪伴着皇上,不过皇上走了之后,妾身亦会随皇上而去。”

听得这话,胤禛不顾自己还在咳嗽,连忙道:“不许胡说,你要好好的活着,不许为任何人放弃性命,哪性是朕也不行。”

说话,令他的咳嗽更加严重,直咳得脖子都红了,但他的目光一直盯着凌若,没有丝毫放松,凌若知道他在等什么,无奈之下,只能点头道:“好,妾身答应皇上,会好好的活着,用尽所有力气,去努力的呼吸。但皇上也要答应妾身,好好保重龙体,妾身盼着可以与皇上做十年、二十年乃至三十年、四十年的夫妻。”

她的话令胤禛放下了心,咳嗽亦缓缓渐了下来,待得气息顺畅后,他点头道:“朕答应你,哪怕是要与老天爷争命,朕也会努力活着,不会其他,只会可以与你多做一日夫妻。”歇一歇后,他续道:“虽然你不愿朕立你为后,但继续在妃位亦有所不妥,更不要说你还生下了嘉柔,所以朕想册你为皇贵妃,位同副后。”

令他意外的是,这一次,凌若竟然仍是摇头,“妾身虽不在宫中,却也知道皇上追封妾身为后的事,令朝中文武百官很是不满,若是立为皇贵妃,怕是会生出许多话来。而且,生下皇嗣一向都只是晋一级,哪有连跃两级的道理。”

“你的意思是贵妃?”话刚说完,胤禛便摇起头来,“不行,你好容易才回到朕身边,岂可如此委屈。再说朕都已经不立你为后了,那些人还有什么好说的,这大清的后宫,可还轮不到他们来干涉。”

说到后面,胤禛身上暴发出一股不容忽视的凌厉,虽然他现在身子不如以前了,但依然是大清的统治者,是这个庞大帝国的至尊,没有人可以违抗他的话。

凌若笑道:“妾身知道,但是妾身更喜欢熹贵妃这个称呼,而非皇贵妃,再说,熹字亦是皇上赐给妾身的,妾身不想舍弃,还望皇上成全。”

凌若的话令胤禛大是皱眉,“若儿,这真是你想要的吗?”

虽然贵妃已是正二品,且如今后宫之中并无一位贵妃,但胤禛始终觉得这样太过委屈了凌若。

“是。”凌若点头,贵妃将是她回宫的一个平衡点,而皇贵妃或是皇后,则会轻易将这个平衡点打破,令胤禛与百官站在对立面,这是她不愿见的。

凝视半晌,胤禛无奈地叹了口气道:“好吧,就依你要求,但朕要以皇后仪仗迎你回宫,这件事你绝对不许拒绝,否则就算你不同意,朕也要册你为后,知道吗?”

虽然这番话胤禛说得极为强硬,凌若却能感觉到他对自己的关心与在意,所以这一次她没有再拒绝胤禛的好,欠身道:“一切都依皇上所言,妾身没有意见。”

胤禛扶起她道:“到了这个时候,还自称妾身,难道你还不肯原谅朕吗?”

凌若后退一步,在胤禛还没有明白过来她的意思时,已然再一次屈膝欠身,“臣妾谨遵皇上之意。”

自称的改变,表示着凌若真正做好了回到胤禛身边的准备,不论将来会怎样,她只有一个念头,就是遵守自己的谎言,陪在胤禛身边,直至白发苍苍,黄土为伴!

胤禛在果郡王府逗留到很晚才回去,而回到养心殿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传旨礼部,准备皇后仪仗,并准备册封贵妃礼。

这道圣旨令礼部官员一头雾水,皇后娘娘要出宫吗?还有谁要晋贵妃?为何皇上突然下这样两道旨意?

礼部官员试着向四喜打探,无奈四喜口风紧得很,任他们怎么问都问不出什么来,只能按着旨意准备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