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四章 武举(1/1)

有些东西,对李恪而言没有太大的助益,但其中巨大的诱惑却是李恪无法拒绝,也不能拒绝的,比如推杨妃为皇后便是其中之一。

李恪已是嫡子,更被立为太子,地位渐已稳固,杨妃封后与否,于李恪本身而言并无太大的助益,但对于杨妃却不同。

皇后与贵妃,一为妻,一为妾,皇后是可于史书立传的,但贵妃却不可,甚至贵妃在百年后连谥号都不会有,两者间可谓天壤之别。

虽然说李恪为太子,将来继位为帝,可加杨妃为太后,但太后不是能够母仪天下的皇后,相较起来终究还是矮了一头。

后宫女子,没有不想为后的,更何况是已经做了十多年的贵妃,却始终跨不过这一步鸿沟的杨妃,杨妃虽然不会对李恪提及此事,但杨妃的期盼李恪又怎会不知。

杨妃是李恪生母,李恪纯孝,若是能有法子把杨妃推上皇后之位,李恪绝对是不遗余力,不惜代价的,不必说,长孙无忌的话说进了李恪的心里,李恪没有拒绝的必要和可能,李恪当即便毫不犹豫地应了下来。

李恪和长孙无忌宾主尽兴后,李恪便回了东宫。当李恪回到东宫后天色已晚,但太子妃武媚娘却还在光天殿中等着李恪。

“天色已晚,媚娘还怀着身孕,该早些歇息的。”李恪看着武媚娘还在光天殿中等候,不免心疼地武媚娘道。

武媚娘笑着回道:“三郎去见长孙无忌,可是我们东宫的大事,媚娘自然要在此等候三郎。”

武媚娘说完,又走到李恪的跟前,对李恪问道:“今日三郎去见长孙无忌可有所获?”

李恪在床边坐下,顺手将武媚娘抱在怀中,放在自己的膝上坐下,回道:“也算是有所得吧,长孙无忌这只老狐狸想和咱们言和,以出面助母妃登上后位为代价,要保长孙家在此次门阀倾轧中不衰,长孙家能得全身而退。”

长孙无忌此次宴请李恪的目的武媚娘多少是能够猜到一些的,长孙家世代行伍,和关陇门阀各家纠葛太深,此番李世民和李恪有意对关陇门阀动手,而且持续便是多年,长孙家难免会被殃及,他想要和李恪冰释前嫌,以求自保也在情理之中。

只是武媚娘知道长孙无忌想和东宫和解,可却一直不知长孙无忌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,但听了李恪的话后武媚娘终于明白了过来。

不必多说,这样的条件,为人子的李恪是不可能拒绝的,李恪自然是应了下来,而且相对旁人,长孙无忌确实是力主此事的最佳人选,因为他是先皇后的兄长,血脉至亲。

“长孙无忌倒是聪明,朝中局势不过稍有苗头,他便觉察了出来。”武媚娘对李恪道。

李恪笑道:“他是聪明人,朝廷打压关陇门阀是大势所趋,谁都不可阻挡,长孙无忌也是一样。而且他是父皇心腹,越是如此,他越是清楚父皇的决心,他不改旗易帜才是怪事。”

李恪英果,杀伐果决,和李世民相类,不是容易为人所掌控的,今日如果太子是性情软懦可欺的李治,长孙无忌仗着自己的辈分和权势,兴许还敢硬着头皮一试,可面对行伍出身的李恪,长孙无忌甚至没有半点这样的念头。

其实唐史之上的长孙无忌也是如此,他一力反对李恪为储,而力主立晋王李治,便是因为李治的性情更易掌握,但他千算万算却算漏了一个绝无仅有,女主临朝的武媚娘,也就成了长孙家和关陇军事门阀的灭顶之灾,甚至自己都在流放途中丢了性命。

武媚娘坐在李恪的膝上,看着李恪,对李恪问道:“那三郎的意思是什么?”

李恪回道:“今日我听长孙无忌之意,已渐有半隐之意,而子敬是长孙家嫡长,将来待长孙无忌退后,子敬也会是长孙家的家主。若是日后子敬做主长孙家,长孙家倒也并非非动不可,反倒可以任用,用地好了甚至可为关陇门阀表率。”

如果长孙家做主的是长孙无忌或者旁人,李恪自然信不过,而且不止是李恪,长孙无忌同样信不过李恪,他们两者间本该是绝无和谈的可能的,但长孙冲的出现却提供了这样的契机。长孙冲是未来的长孙家主,同时又是李恪门下,李恪的心腹,自然就能叫双方信任。

李恪的用意武媚娘也清楚,毕竟长孙家不比寻常门阀,长孙家的根基不止在地方,在禁军和朝廷中同样盘根错节,要动长孙家动静实在太大了些,没有必要的理由李恪不想动长孙家。

武媚娘问道:“那三郎可想好了对付关陇门阀的法子?”

今日长孙无忌虽然放出了一个求和的信号,这些事情一切都有一个前提,那就是李恪能有打压关陇门阀的法子,只是目前看来,李恪虽然没有落入下风,但也只是自保,未曾有过太大的动静。

【看书福利】送你一个现金红包!关注vx公众【书友大本营】即可领取!

要知道长孙无忌可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,若是李恪不能拿出叫长孙无忌信服的法子,恐怕长孙无忌未必会买账,先推杨妃为后。而只要长孙无忌不公开向朝廷靠拢,他就还有回身的余地,他可不曾将自己的退路堵死。

李恪道:“我在回京的路上便已仔细思量过了,其实关陇门阀和山东世家并无太多不同,只不过山东世家以教掌文,而关陇借势掌武罢了,只要断了关陇门阀在府军官制中的超然地位,削弱门阀中人对府军的掌握,一切便都不是问题。”

关陇门阀之所以叫李世民和李恪忌惮,就是因为关陇门阀在关西根基太深,尤其是府军之中更是如此,只要断了他们在府军中的根基,关陇门阀也就不值得如此忌惮了。

武媚娘问道:“对付山东世家,有科举一法,可擢拔寒门庶族子弟,关陇门阀又该如何?”

李恪笑道:“既然文臣可以科举,那为什么武臣不能科举,本宫要做的就是武举。”